
古诗词中,山无疑是多情的,邂逅一轮明月,偶遇一泓清泉,山色与月色,湖光与月光,它们的无声碰撞便是美诞生的声响。
1
一生不负溪山债。——【宋】辛弃疾《鹧鸪天·不寐》
这一生莫要辜负了山河之美,不要背负了天地的债。 遇到山,便攀山,遇到水,便渡水,并非定要登顶,并非定要彼岸,你所在的当下便是最美。 这山的巍峨,横亘,交错,崎岖,这水的轻柔,清冷,盘桓,蜿蜒,你会惊讶的发现,但凡你能定义它们的任何一种美,你便获得了这种美。 有如苏轼在《赤壁赋》中写道: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。
2
我觉山高,潭空水冷,月明星淡。——【宋】辛弃疾《水龙吟·过南剑双溪楼》
我觉得这山峰巍巍高,这水潭冰冷冷,月儿亮莹莹,星光惨淡淡。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福建任职时期,途经南剑州,登览历史上有名的双溪楼,有感而作此词。 北国的山,是仿佛无穷无尽的延绵,是一重又一重横亘;闽粤的山,是擎天巨柱,破天而去,是遁地巨剑,裂地而来。 在这样的山间,水冷,月明,星淡,徜徉此间,震惊于南国山峰别样的美。
3
可惜一溪风月,莫教踏碎琼瑶。——【宋】苏轼《西江月·顷在黄州》
这溪中景致如此可爱,千万不能让马儿踏碎那水中的月色。 苏轼向来是写月,写山,写川的高手,官场失意,仕途舛厄,借来这一溪风月,沉醉清风,沐浴淡月,静听潺溪,不必再执念于得失,荣辱,只盼望莫要让周遭破坏了这一方天地。
4
水寒江静,满目青山,载月明归。——【宋】黄庭坚《诉衷情·一波才动万波随》
当那渔翁归来之时,水清寒,江澄静,只见满目青山,载着明月,当空而来。 宋哲宗时期,黄庭坚因为编修《神宗实录》不实的罪名,被贬黔州,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市彭水县。 贬谪赋闲之时,登高览胜,青天碧山,悉入眼中,感怀今古,不禁向往独钓江天、泛迹五湖的自由生活,于是写下了这首词。 这三句是此阕词的末句,颇有宋诗的审完之理,又透着一股禅宗的意境,玄妙无极,美妙无穷。 这也让人不禁想起一句偈语:归来再把梅花嗅,春在枝头已十分。
5
欲待曲终寻问取,人不见,数峰青。——【宋】苏轼《江城子·江景》
一曲终了,她已经飘然远逝,只见青翠的山峰,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,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。 又是苏轼,又是另一种山水之美,遗世独立,飘隐欲仙。词尽出,隽永生发,回味不绝。 弹筝之人,曲终而去,独留下青山,平湖,仿佛陶醉期间的听众,仍然不可自拔,陷于其中。
6
沔水春深,屏山月淡,吟鞭俱到。——【宋】吴泳《水龙吟·寿李长孺》
诗人的脚步遍布浓浓春色中的沔水和淡淡月光下的屏山。 关于如何写生日祝福,词人吴泳算是把这事儿琢磨透了,这阕词中的上片末句:算一生绕遍,瑶阶玉树,如君样、人间少。 就是说我这一生就算走遍山山水水,走遍雪阶玉树,像您这样的,都是独一份,再也没有了。 下片的末句是:且和平心事,等闲博个,千秋不老。意思是说,心态要好,要平和处世,只要有这个闲适的心境,活个百八十岁,一点问题都没有。
7
暮从碧山下,山月随人归。——【唐】李白《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》
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,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。 在山与月的天地中,如果没有李白,没有他的诗,无疑是不完整的,五岳寻仙,且不辞远,一生好入名山游。 他的一生,有两样不可少,一是这地上的酒们有着一种迷醉,大概谪仙人在酒醉、月迷的朦胧之中,才会飘飘然,归去白玉京。 读这首诗,我们还能品出一种陶渊明的味道,古淡,清雅,率真的遣词用字,就好像又回到了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”的悠然,又或者是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的舒然。
8
松风吹解带,山月照弹琴。——【唐】王维《酬张少府》
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,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,自由自在。 这首诗至少还应该有个姊妹篇——王维的《竹里馆》: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。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。 他精通佛典,畅晓佛理,诗文之间,总是透着一种隐隐约约的禅宗意境,那是一种直面自己内心时才会升腾出来的心境。 你读完了他的诗,才发现这才开始真正读到他的诗里去,甚至都不用咀嚼意味,苦思机宜,可能就是刚好让你看到了佛说的人人皆有的菩提心。
相关文章:
11楼为什么是黄金楼层(买房时,首选这4个“黄金楼层”)04-01
君子兰为什么不开花啥原因(拯救君子兰:它为何不开花?)04-01
茶几下面为什么要放地毯(茶几地毯实用吗)04-01
过氧化氢为什么能消毒(过氧化氢消毒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优势)04-01
房子没人住为什么会塌(“老屋住人百年不塌,无人居住5年就塌”)04-01